在多雨寒冷的跨年之際,讀了點詩觀賞(想)了一些畫。
目前分類:閱讀偶拾 (16)
- Jan 27 Sun 2013 04:37
與詩畫過冬
- Dec 26 Wed 2012 18:31
宅與張愛玲
近日我對我的部落格實在是疏於照顧,我的藉口不外乎是忙於學術論文的書寫再加上歲末是繳交國科會研究計劃的時候,為了實驗室的生計就只能暫且放下閒筆,但我還是陸續上博客來網站或親臨誠品買書,兩三個月內看了一些散文雜文,其中好幾本是六、七年級男性作家的作品,有人是主修文哲的博士班學生或高中老師、有人是導演或以時尚評論為業的自由工作者,我很快的發現這些書中有一些共同的字眼就是「宅」、「孤獨」和「張愛玲」, 只是它們在不同調性的 context 中出現, 以及出現的頻率在每本書中稍有不同罷了。
- Feb 22 Wed 2012 13:35
瀟灑過關
每年過完了舊曆年,國際書展就沸沸揚揚的登場了,直到今年我才第一次跨進展場想去看個熱鬧,我天生懼怕 massive,數大對我來說未必是美,很多時候是壓力,連走在誠品裡面都會覺得暈眩,更何況是書展,所以匆匆來去仍見樹不見林。 我除了是第一次去國際書展,而且也是第一次買了一位已過世兩年的女作家散文,這位作家確實有相當的知名度,但是每次看到出版社或網路媒體對這位作家的介紹,說她的作品除了小說、散文、雜文外還包含勵志、心靈成長、兩性問題,我就覺得我們的路數不同,所以我從未想要去看她的書,不過在書展中我無心也無暇多想,最後竟然在懷抱的一疊書中夾了一本她身後才出版的書。
- Feb 06 Mon 2012 13:39
對照在1964
書桌旁堆積了這兩個多月來買的二十餘本書,看完一本還來不及消化寫個 notes又繼續攻下一本。大年初一又在誠品買了剛出版的對照記,看完後我卻忍不住先對照一下。
- Dec 02 Fri 2011 11:30
向方文山借詞
最近東看西看了一些書,思緒東漂西盪,想寫一點什麼補充部落格的文章,但終究沒一篇完成,平日不看詩集,更無視於“流行歌”的我竟然買了方文山的“中國風”,週末裡囫圇吞棗讀了一遍,抱歉,方先生,向您借用文句,稍稍改寫東拼西湊成一篇訴說我近日心情的小文。
- Nov 01 Tue 2011 13:08
一千七百年前的 journal club 及其它
最近讀一些書,摘錄了一些文字,記下一點不成篇幅的雜感。
- Sep 15 Thu 2011 12:19
花的哀愁
因為想看看日本文學名家筆下的京都,所以鎖定了川端康成兩本以京都為場景的小說,但我先捨“古都” 而看 “美麗與哀愁” 是因為又想要看看川端是如何藉由畫家的心靈、感情和創作來詮釋他的「美」以及人生的空寂和無常。
- Aug 31 Wed 2011 11:49
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麗
自搬到潛舍後我每個週末都會在山坡下的花店買一朵花, 有時候買一朵白玫瑰,把它插在多屋嘉郎的黑釉描金清水燒小瓶中,有時買一朵盛開的白菊花,不留枝葉,將它盛於富有禪意的黑色陶盤中。唐朝元稹沒說他愛菊不愛,不過他詩中的“此花開盡更無花”,顯然告知無花能出其右。 菊花本就有孤高絕世的隱士象徵,不過盤中的菊花在我眼裡雖獨不孤且尚有栩栩生意,當然亦無方文山菊花台裡“花落人斷腸”的悲淒,否則每日見花傷感又何苦。
- Aug 17 Wed 2011 23:32
在銀河裡遇見同志
一個五年級的龍女在書店裡盲目的買了一本六年級龍子的散文,稱別人“同志”是抬舉了自己,人家有名我無名,但在讀著原來未曾期望太多的散文時數度看到了自己,感覺像是找到了同志,最起碼我和這位同志都迷戀或偏好張愛玲和村上春樹,因此在此或抄錄或改寫「銀河系焊接工人」內的句子,也用拼布的方式把散落的自己補綴起來。
- May 25 Wed 2011 12:19
複製“人格”
平日嗜書,書中常能看到 “自已”,數日前看 “夏日彼岸” 時,看到一段令我拍案的描述,作者描寫 “總編輯”,一個從未真正現身的主角,這人平日嗜喝 diet coke,因為「他不喝沒有味道的水,可是又怕肥、怕死,所以挑 diet」,這簡直是我的 duplicate,而這本小說的第一人稱是個雜誌社的 “資深” 編輯,她自稱在出刊前會將 spreadsheet 修改24次。而我在完成一篇研究論文時打開檔案的次數是N次,即便完成初稿後,仍是不斷的埋首抓狂修改數次,可嘆的是我們如此 “廢寢忘食、嘔心瀝血” 之後的產物也未必能獲得別人青睞,顯然作研究和當編輯都是在從事一種令人 “心神喪失、精神耗弱” 的工作,而且都有一些 “龜毛” 的人格特質。
- Jan 19 Wed 2011 13:24
樓主冬眠
對部落格疏於照顧心裡有些罪過,主因是今年冬天太冷,讓我不得不蟄伏冬“眠”,但冬眠絕非讓我得好“眠”,而且仍不得不靠著與我節能概念相違的電暖器和電毯繼續與學術文章奮戰,灰暗的天色與冷冽的空氣讓我血液中的 serotonin 降低不少。雖說冬眠但也讀了幾本書,有前輩國學家的生活與研讀雜文“擲缽庵消夏記”、當代知名作家半小說半散文式的“巫言”以及新世代香港作家旅行觀想的 “衣錦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