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部落格疏於照顧心裡有些罪過,主因是今年冬天太冷,讓我不得不蟄伏冬“眠”,但冬眠絕非讓我得好“眠”,而且仍不得不靠著與我節能概念相違的電暖器和電毯繼續與學術文章奮戰,灰暗的天色與冷冽的空氣讓我血液中的 serotonin 降低不少。雖說冬眠但也讀了幾本書,有前輩國學家的生活與研讀雜文“擲缽庵消夏記”、當代知名作家半小說半散文式的“巫言”以及新世代香港作家旅行觀想的 “衣錦夜行”。
看了第一本書之後,對蘇雪林教授澎湃的思路和豐富的辭藻驚訝不已,她對一事一物一景可以洋洋灑灑的描繪了數千字,而且她會質疑權威的文章,在追究考證後不畏眾人既定的觀念提出自己的論述,此舉實為不易,做科學研究的後輩實在都應效法。 而且她在那種不僅沒有「孤狗」(google)、危機 (wiki) 而且還是個溫飽堪虞、物質空匱的戰亂年代,還能堅持在考據研究且寫作不輟,我輩更應汗顏。去年初在成大開會時曾去該校為蘇教授設的紀念書房參觀,對於她質樸素簡的生活方式印象極深,而去年底在上海又恰巧走訪了魯迅紀念館一回,沒想到蘇確是不屑迎合及苟同主流戳力反魯的人,我雖無能深入其究竟,但看蘇教授在學術上一路踽踽獨行追尋真理的精神,就值得做我的 role model 了。不過仍有一件事如鯁在喉,我對於蘇教授年輕時與友人共赴黃山擲缽庵避暑隱讀,仍需令轎夫扛肉罐頭至庵裡食用,且因半月後食畢便提早返入紅塵一事實在不能諒解。
昨夜上網搜尋新書,趁長假前訂購補充書庫好應付我這個不出國的新年。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