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完了舊曆年,國際書展就沸沸揚揚的登場了,直到今年我才第一次跨進展場想去看個熱鬧,我天生懼怕 massive,數大對我來說未必是美,很多時候是壓力,連走在誠品裡面都會覺得暈眩,更何況是書展,所以匆匆來去仍見樹不見林。 我除了是第一次去國際書展,而且也是第一次買了一位已過世兩年的女作家散文,這位作家確實有相當的知名度,但是每次看到出版社或網路媒體對這位作家的介紹,說她的作品除了小說、散文、雜文外還包含勵志、心靈成長、兩性問題,我就覺得我們的路數不同,所以我從未想要去看她的書,不過在書展中我無心也無暇多想,最後竟然在懷抱的一疊書中夾了一本她身後才出版的書。
結果跌破我眼鏡的是這本散文雖以「情關」為名竟然也淺評沈從文、朱自清,論五四、論文化的復興創新,談生、談死、談禪,耿直的批評某信眾無數的上師,走在京都平安神宮的八重櫻下想到谷崎潤一郎的「細雪」,走在肇慶的梅庵想到惠能的菩提偈句,而看到南華寺的菩提時又感嘆人世間是非善惡倒置,在「情關」的文章裡從紅樓二尤寫到 Virginia Woolf 的一劍二刃說,女人的劍一面是傳統與秩序一面是悖離與叛逆,端看妳怎麼舞,總之題材林林總總,雖是雜文但是頗值得一看。
書中數次提到「死」,在人生的關卡中這或許是令凡夫俗子最難看透的一關,詩人惠特曼雖說死亡不過就是化作白玫瑰的肥料,我不敢苟同這種高格調,因為通向死亡的路的確令人忐忑不安,我倒欣賞周夢蝶的坦然真情,當孟東籬問大詩人說「你怕死嗎?」,詩人回答「我假裝不怕」,絕少有人能像近百年前的一代大儒王國維一般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的絕決。想到自己快屆此半百之年,這的確是個令人驚悚的數字,不過人生的常態就是「無常」,而死亡的習題是如此的難解,就暫且把它放一邊吧!畢竟我還沒學會如何能瀟灑過關。
看這本書時,我竟然發現世上還真的有像我這般的異數,“每日起得比晨鳥還早,一生未曾嗜睡”,而且“生活自律的像清教徒”,我和這位作家一樣都喜愛 Magnolia,我們都是在美國東部第一次見此花昂揚雪白的姿態與顏色,就被它迷倒,對於山櫻我們也都不免嫌它紅得庸俗,本來一直想附庸風雅的安排一場京都櫻見,可是最近此也櫻花彼也櫻花,到處艷紅一片,我懼怕「數大」的症狀便不預期的發作了。
看罷闔上書,想來和作者一樣能認真活過總是好的。
- Feb 22 Wed 2012 13:35
瀟灑過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