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的台北有莫內 (Monet),高雄有莫迪里亞尼 (Modigliani), 前面還有梵谷 (Van Gogh)、高更 (Gauguin),後面還有畢卡索 (Picasso), 總之台灣的藝術天空很巴黎。

多年前在北美館的一個畫展裡第一次驚豔到 Modigliani 的藍眼女子,她簡直是我心中 “近立體派” 的 Vermeer,五年前趁開會之際在巴黎停留數日,我便巴黎現代美術館那尋找那位冷寞卻又深情的女子,在那個僅有幾位坐在角落的歐巴桑館員觀望的冷清小美術館裡,我終於又能如願的在她那雙深邃憂鬱的藍眸前與她對談。當得知高雄有 Modigliani 特展後,便趁南下開會之時走訪一趟高美館,這次沒有藍眼女子的等待,我多少有些失望,不過另外瞭解到 Modigliani 的女子頭像雕塑便是把 Brancuci 沉睡的繆思立起來後再塑進藍眼女子的空寂眼神,而他一幅斜躺的裸女也讓我想起了 Manet 的 Olympia。

在世界各地不知看了多少 Monet 的畫展,多年前站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巨幅睡蓮前,第一次領略到原來他的睡蓮可以那麼的抽象,抽象到只剩一抹藍紫一抹黃綠,天光、水影、睡蓮交融一片。多年前在巴黎旅行時參加了一個到 Monet花園的 bike tour,我和其他遊人先搭火車到 Vernon 小鎮,然後騎了腳踏車循著鄉間小徑到 Giverny,途中到處是紫藤、玫瑰、波斯菊、大麗花,已讓人覺得處處“莫內”了,然而真正到了 Monet 花園,看到了那依傍著無數垂柳的睡蓮池和日本橋以及池旁的鳶尾和百子蓮,我方才驚覺已走入一幅巨型的莫內畫中了。

此番觀看北美館中展出的莫內畫作,再次感受到池景中有虛有實,而且虛實參雜,景物有抽象有具象,有動亦有靜,對畫我未有太多驚喜,但在畫展中 讀到他的一句話 “I have been painting nonstop” 倒是心有戚戚。

另外看了兩個畫卻是頗有感受,一是在北美館的一項聯展中阿卜極 (Abugy) 所展出的幾幅抽象畫,主體極簡隨人解讀。 另一是福華沙龍的郭博州個展,我喜歡他那些有水墨意境的多媒材畫作,抽象讓人感覺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潛舍樓主 的頭像
    潛舍樓主

    wyibms的部落格

    潛舍樓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